2009年7月25日
同學能給的比老師更多
大學以上的教育不再只是從課本&老師學得知識,更多的學習其實是你在同學身上學到了甚麼,別人在你身上又學到了甚麼,因此分享是學習前要學習的第一課,透過各位分享自己的收獲,才能提升整個團隊的能力,這是相輔相成的道理,透過完整的記錄和心得,老師才知道要分享甚麼想法給各位, 這也是為什麼要一起上課,一起發表,一起做研究,訪談,觀察,逛賣場.....
blog就是你們實習中最重要的一種相互學習的管道, blog中除了記錄今天做了哪些事情,老師講了甚麼,看到了甚麼之外,還要寫下透過今天的活動,自身學到了甚麼,
我假設了一個例子給大家參考:我們今天去XXX家中做訪談,老師事前告訴我們訪談前要做一份問卷,想清楚要問些甚麼,我列出了10個問題,1...2...3....10, 設定這些問題的想法是......,我們看到了很特別的擺設是那堆陳列在桌上的相片,一問之下才知道受訪者由於....緣故,所以放了這些照片,又追問下去....又發現......,透過這次的訪談我發現有很多問題讓受訪者難以啟齒,因為當下有太多人在場,一開始場面很尷尬,大家安靜了好一陣子,下次必須準備一些開場白或暖身問題(ice break),既然是一起去訪談,應該分工進行,有人發問,有人記錄,有人拍照,有人想一些新問題....
這樣的記錄才是完整的,經過消化的, 建議大家能多花一點篇幅做記錄,記錄最大的好處是讓你自己回想.消化.吸收每天的實習,並且從他人的想法學習新觀點,少了這個紀錄的動作,我敢說你們的學習心得會大打折扣,記憶也將因時間而消失
還有,各位不要擔心記錄的內容會與其他同學重複,大家各自把自己想寫的寫完整寫清楚就對了
Sacha,你的blog寫得很好,拍了不少有趣的照片,是否能麻煩你把那些Sacha blog中春田實習的部分也copy一份到springfield's underground?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寫下來的事情就不會被忘記,因為視覺化非常重要。--擷取自《提早完成工作,準時下班》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