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2月25日

表面

從事產品設計工作近十多年,看過多少人來人往,手中出去的設計稿也不知凡幾。但是,心中的疑間卻是一天比一天多。這一期的商周有提到一個觀念。 「 ... 都一再強調,唯一可以預見的是,東西會越來越過剩,消費也會呈現越來越飽和... 」希望我沒有太過斷章取意,不過,也沒關係了,我就是對這一句話最有感覺。過去的近百年文明大爆發,持續地生產與創造所產出的商品,幾乎就要把地球淹沒,支撐經濟成長幾百年的消費文化,現今終於出現最明顯的挑戰。這些都指向一個事實,人類己經沒有能力控制自己所創造出來的文明巨獸。消耗已近終點。在這樣的思維底下的設計師的工作,應該會有什麼樣的轉變呢?我們仍維持創新產品的基調,開發一個又一個有用或是無用的產品?沒有開發,就沒有設計師。 我最喜歡 Apple 的產品,這大概是這個世界上唯一讓我覺得最有價值好好珍藏的商品了,從裡到外每個細節都讓人無比地讚嘆,幾乎是完美的一個「商品」的概念浮在空中。能把設計做到這麼完美,應該是所有從事工業設計工作的夢想。或許,如果每件商品都能做到像 Apple 的完美,那就沒有所謂商品過剩的問題了吧。世界也會變得更美好。 Apple 向我們展示的是,把商品做到最完美的公司,可以跟其他生產不優的產品的公司一樣的穫利。那,為什麼 Apple 還是只有那麼一間 Apple 呢? 因為人類還是偷懶的一個物種,只要做3分就能達成目標的事,是絕不會花7分的力氣。而要花到10分力氣才能得到相似成果的工作,會想去嘗試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吧。 但是,我們人類還有多少時間可以挽回自己所造成的破壞呢? 心存僥倖的人吶。醒醒啊。

2 則留言:

  1. kevin是設計精準的設計人。
    是春田之前任設計總監。

    很優秀喔!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