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8月7日

在春田的第四週_辛蒂郭


這一週主要還是圍繞著瑞統案在進行。雖然感覺上一直在做差不多的事;修改、討論、再修改、再討論。雖然是迴圈式地作業,但設計的實質內容一直不斷修正,所以對於設計思考上是蠻有幫助的,因為以往在學校的討論週期通常是一到兩週,在這中間的過程,很多曾經靈機一動的東西是來不及被記錄下來的。

這週再去瑞統一次,主要任務是幫忙Roy測量停車空間的尺寸。測量真是一件很繁瑣的事,尤其當目標物是推滿各種物品的空間而非以往習慣的產品時,除了測量,觀察整體環境的細節也同樣重要,因為忽略掉的細節一旦要重新測量,可不像是再拿起產品和游標卡尺那麼簡單。但測量尺度放大也是有方便的地方,以往講究誤差值到mm,在看空間時就只要看到cm就好了。

瑞統整體形象的提案是實習生們最近的主要任務,從上周就開始做了一些基本提案後,開始掌握一些基本原則,進行修正。而這一週把範圍擴大到足以模擬公司內部指標,必須做出一系列同一風格的標示牌並配合圖片模擬。
但是首先,我們仍必須將最初的風格定稿,才能進行應用。在和Raymond討論的過程中,我還是常常答不出個所以然,「要先說服自己,才能說服別人。」我可能還是太憑直覺行事了,許多細節沒有思考過,最後變得不認識自己的設計。
另一方面,和Magic則是討論到簡化與變化的必要性。有時候設計師在系統設計上總會想加一些巧思加以變化,希望可以讓使用者在辨別或者判斷上更加方便,但這時往往是用設計師的角度來看,而非使用者。使用者的思考是伴隨使用而來的,所以若和使用沒有辦法有強烈連結,則原本好意的細節改變,就變得多此一舉,甚至是畫蛇添足。

最近學到很多平面軟體的小技巧,合成和設計上都很有用處。比如PS的消失點濾鏡,和AI在尺寸格點上的設定等。
我對軟體的態度一直都是抱著順水推舟的心態,平時不用刻意練習,但若有案子要達到某些效果,就利用機會練習軟體,非把效果做到不可。這樣子幾年下來,雖然軟體懂得不是很全面,但產品設計上常用到的功能相對上可以比較熟練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