設計方法和Brainstorming
星期一早上是我們春田實習生的設計方法報告,Raymond還特別邀請愛斯嘉的大家一起過來參與。為了這次報告,事前花很多時間在整理、消化,但是內容真的很多,我們三個的簡報加起來有六十幾頁。事後想想,其實可以把設計方法裡面一些重複或是相似的內容擺在一起,再作簡化比較,讓聽的人可以較好吸收,內容也不會這麼繁雜,把一本厚厚的書濃縮在六十頁的簡報裡也真的不容易啊。
分享喜歡又覺得好用的設計方法 :腦力激盪法、關聯法、消除構想障礙、設計資訊分類
星期一早上是我們春田實習生的設計方法報告,Raymond還特別邀請愛斯嘉的大家一起過來參與。為了這次報告,事前花很多時間在整理、消化,但是內容真的很多,我們三個的簡報加起來有六十幾頁。事後想想,其實可以把設計方法裡面一些重複或是相似的內容擺在一起,再作簡化比較,讓聽的人可以較好吸收,內容也不會這麼繁雜,把一本厚厚的書濃縮在六十頁的簡報裡也真的不容易啊。
分享喜歡又覺得好用的設計方法 :腦力激盪法、關聯法、消除構想障礙、設計資訊分類
接下來最興奮的莫過於Raymond要帶著大家實地演練 Brainstorming腦力激盪法,發想起點是內灣旅遊。Raymond先拋出幾個問題要大家思考:想到內灣會想到什麼?到一個地方觀光會想要作什麼事?事前如何獲得資訊?如何到達目的地? 時間限制為十五分鐘,Raymond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寫出三十個點子。在短短時間內要產生這麼多想法,唯一的辦法真的就是「想到什麼寫什麼」,Raymond在一旁提醒時間並用關鍵字刺激我們的腦袋,頓時白板上貼滿大家寫的便利貼。再來的整理也很有趣,大家在分類的過程中分享意見,將這麼多的點子歸納出幾個大方向,最後再整理成樹枝圖。
警衛亭設計
這禮拜也進行了南軟警衛亭的sketch發想,Raymond先就整個設計目標作了概述和分析,然後我們把每一項設計條件都寫在白板上。在作設計之前,最 重要的就是找出問題點,如此新設計才會是必要的,問題可能是由客戶提出來,這些是急迫必須解決的,但除此之外,自己也要懂得去找新的問題點,這些可以是新
的機會,客戶也會覺得我們在設計上有所思考,提醒他們被忽略的地方。警衛亭有別於一般產品設計,牽涉的範圍包括建築和空間,剛開始想的時候覺得好困 難,Henry建議可以先由外觀下手,再去想裡面的空間配置。外觀最主要要和建築物互相搭配,因此由建築物本身擷取外型元素,再套用到警衛台上。
台鐵竹盒設計
台鐵竹盒設計
另一項工作是竹盒的包裝設計,竹子、金屬要和什麼材質才能互相搭配呢?這項問題著實苦惱我很久,上網搜尋一些相關的圖片和資料,還得搭配想像力,不斷想像成品會是什麼樣子。只能說設計師也必須具備材質的相關知識,這部分在學校的學習很少,以後一定要多加強、多觀察。
內灣行
禮拜五Raymond帶著我們六位實習生到新竹內灣作實地的訪查,感謝春田總是不斷製造鍛練實習生的機會,覺得自己好幸運啊!此行的開頭是乘坐台鐵小火車進入內灣,沿途的火車站和月台都呈現出古早的懷舊感,每次在台灣的小地方閒晃時總覺得這種感覺特別有吸引力。
內灣小小的,除了山區的景點外,內灣火車站、老街、內灣戲院、警察局、廣濟宮等等我們幾乎都涉足了,我最喜歡的是像廣濟宮這種不經刻意營造,就可以感受到小鎮風情的地方,其他像老街和戲院,不免有些刻意的痕跡,可是台灣觀光的地方好像都逃脫不了這種作法。中間下了一陣大雨,因緣際會下我們就在建中藥局裡聽彭老師講述內灣的故事,感覺彭老師是內灣的一本活字典,聽完他的講解再踏入內灣又是一股更親近的感覺。
下面是那天筆記的重點整理,貼出來和大家分享囉。
歷史沿革:
l 日據時代盛行伐木業(木馬為主要運輸工具,整木道路)和採煤礦
l 民國73年後,因土石流伐木業停止
l 而後逐漸人口外移,在內灣多為高齡人口
l 為了復興內灣,開始社區整體營造(老街、風景點、自然生態、產業故事)
l 舉辦賞螢活動
l 加入漫畫格局,在全台灣獨樹一格
l 目前居民約一千多人,四百多個店家,本地人店家和外來店家比約為1:9
地方特色:
l 內灣吊橋
l 內灣戲院(日式建築、黑瓦)
l 內灣火車站
l 林務局
l 武中醫院(台灣三大眼科之一)
l 廣濟宮
l 火車地磅、火車加水站遺跡
l 創意美食(野薑花粽、礦工烏梅汁、高粱香腸、黑豆豬腳)
l 電線桿機器人
l 山區景點有螢火蟲區,和南坪古道→情人谷
l 特有植物(樟樹、野薑花、櫻花)
l 體驗客家文化DIY活動
觀察重點:
l 前往內彎的交通工具種類有火車、計程車或是自行開車,周邊有大型停車場。
l 火車站外無地圖或是景點相關資訊。
l 下雨易影響人潮
l 商家重複性高
l 景點導覽牌非常不明顯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